留芳百世 |
liú fāng bǎi shì |
补充式成语 |
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的 他那留芳百世的名声 |
流芳百世 |
liú fāng bǎi shì |
补充式成语 |
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
孤芳自赏 |
gū fāng zì shǎng |
主谓式成语 |
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比喻人品清高,性情孤傲,独自欣赏自认为出众绝伦的那一套 虽无咏絮清才,却抱孤芳自赏。——清. 玉瑟斋主人《血海花》作家写书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建设精神文明,在读者中产生影响 |
芬芳馥郁 |
fēn fāng fù yù |
主谓式成语 |
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
芸芸众生 |
yún yún zhòng shēng |
偏正式成语 |
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俯拾地芥 |
fǔ shí dì jiè |
动宾式成语 |
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
茁壮成长 |
zhuó zhuàng chéng zhǎng |
偏正式成语 |
健康地成长。 |
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主谓式成语 |
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外表或面色明亮而且通常反映出光明和欢快的内在精神一群热情的风华正茂的朋友.风采才华正盛 |
模山范水 |
mó shān fàn shuǐ |
联合式成语 |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
苟延残喘 |
gǒu yán cán chuǎn |
动宾式成语 |
苟:暂且,勉强;延:延续;残喘:临死前的喘息。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 苟且延续最后一点气息,形容生命即将终结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历来的反动政权,每当它摇摇欲坠、苟延残喘之际,就会越来越人心涣散,众叛亲离,这是必然的规律 |
苟安一隅 |
gǒu ān yī yú |
紧缩式成语 |
苟安:暂且偷生;一隅:一个角落。指一个小地方。暂且在一个小地方偷安。指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进行抵抗。占据一个小地方以偷安。 当权者只顾本身安居一地,不顾国家民族安危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说岳全传》 |
苟且偷生 |
gǒu qiě tōu shēng |
联合式成语 |
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贪图眼前的存活,缺乏远见或贪生怕死我们看到的却只有苟且偷生,这里并没有一点光荣。——巴金《无题》 |
不苟言笑 |
bù gǒu yán xiào |
偏正式成语 |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苟: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稳重、严肃这位郑伯才君,……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
一毫不苟 |
yī háo bù gǒu |
主谓式成语 |
指十分认真,一丝不苟。 |
蝇营狗苟 |
yíng yíng gǒu gǒu |
联合式成语 |
营:谋求;苟:苟且偷生。比喻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象苍蝇一样飞来飞去,象狗一样的不识羞耻。 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地逐食腐物,像狗那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比喻有些人像苍蝇和狗那样为了一己私利而到处投机取巧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唐. 韩愈《送穷文》 |
穷苗苦根 |
qióng miáo kǔ gēn |
联合式成语 |
比喻处境贫苦的人。 |
枯苗望雨 |
kū miáo wàng yǔ |
主谓式成语 |
形容殷切盼望。 |
单根独苗 |
dān gēn dú miáo |
联合式成语 |
比喻独生子或唯一的子孙。 |
揠苗助长 |
yà miáo zhù zhǎng |
连动式成语 |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
苛捐杂税 |
kē juān zá shuì |
联合式成语 |
苛:苛刻、繁重;杂:繁杂。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他捐税以苛捐杂税压迫 |
若隐若现 |
ruò yǐn ruò xiàn |
联合式成语 |
若:好像;隐:隐藏;现:显现。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好像隐没,又好像出现。形容隐隐约约,不真切,不明朗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百福而长今。——唐. 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 |
若有所思 |
ruò yǒu suǒ sī |
动宾式成语 |
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好像在沉思他若有所思地吸着烟斗,并且出了神 |
若存若亡 |
ruò cún ruò wáng |
联合式成语 |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
若即若离 |
ruò jí ruò lí |
联合式成语 |
若:好像;即:接近。好像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像靠近,又像离开。形容对人的态度保持一定分寸,不远不近。也形容两事物间的关系不明确,难以捉摸 若即若离,令人不知道讲起来应该怎样拉在一处。——鲁迅《高老夫子》 |
若明若暗 |
ruò míng ruò àn |
联合式成语 |
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形容模糊不清,好像明朗,又好像阴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认识不清,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
趋之若鹜 |
qū zhī ruò wù |
主谓式成语 |
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相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明史.萧如薰传》 |
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动宾式成语 |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形容态度镇静或漠不关心若无其事的捧了一杯茶来。——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
求贤若渴 |
qiú xián ruò kě |
主谓式成语 |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
判若两人 |
pàn ruò liǎng rén |
动宾式成语 |
形容某人前后的言行明显不一致,象两个人一样。 形容前后明显不同,好像是两个人一样 |
判若黑白 |
pàn ruò hēi bái |
动宾式成语 |
判:区别。像黑白那样区分得清清楚楚。形容界限清楚,不易混淆。 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清. 方望溪《书祭裴太常文后》 |
判若水火 |
pàn ruò shuǐ huǒ |
动宾式成语 |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像水与火那样,互不相容 |
判若云泥 |
pàn ruò yún ní |
动宾式成语 |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的距离那样远。比喻高低相差悬殊。也说“判若天渊” |
判若鸿沟 |
pàn ruò hóng gōu |
主谓式成语 |
判:区别;鸿沟:古代运河,在今河南省,秦末是楚汉分界的一条河,比喻事物的界线。形容界限很清楚,区别很明显。 形容界限很清楚,如同隔着鸿沟一样从此之后,中国文坛新旧的界限判若鸿沟。—— 鲁迅《伪自由书》 |
飘然若仙 |
piāo rán ruò xiān |
偏正式成语 |
飘然:神形潇洒的样子。神形潇洒好像神仙。形容人的动作潇洒自如轻盈优美。 |
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偏正式成语 |
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虽然有人在旁边,但好像没看见。形容态度自然。亦形容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扪虱而谈,旁若无人。——《晋书.王猛传》 |
冷若冰霜 |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
主谓式成语 |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形容待人极为冷漠,毫无热情。也形容态度严峻,不易接近一副把求婚的人都吓得退避三舍的冷若冰霜的样子 |
举重若轻 |
jǔ zhòng ruò qīng |
主谓式成语 |
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
举止自若 |
jǔ zhǐ zì ruò |
主谓式成语 |
自若:象原来的样子。举动不失常态。形容临事镇定,举动不失常态。 |
举棋若定 |
jǔ qí ruò dìng |
补充式成语 |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
噤若寒蝉 |
jìn ruò hán chán |
偏正式成语 |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嘌若寒蝉。——鲁迅《两地书》 |
举国若狂 |
jǔ guó ruò kuáng |
偏正式成语 |
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
交淡若水 |
jiāo dàn ruò shuǐ |
主谓式成语 |
指道义上的往来。 |
寂若死灰 |
jì ruò sǐ huī |
主谓式成语 |
寂静无声,如同燃烧后的灰烬。形容非常寂静。 一点声响也没有,死一般的寂静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云笈七签》 |
固若金汤 |
gù ruò jīn tāng |
偏正式成语 |
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
恩若再生 |
ēn ruò zài shēng |
主谓式成语 |
恩惠极大如同给了第二次生命。 |
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偏正式成语 |
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形容对事物观察得清楚明白,就像看火一样 老祖台察吏安民,洞若观火。——清. 钱谦益《致郎制台》 |
从容自若 |
cóng róng zì ruò |
偏正式成语 |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进退举止自然冷静,错落有致 |
蠢若木鸡 |
chǔn ruò mù jī |
主谓式成语 |
形容神貌呆笨。 形容神貌呆笨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聊斋志异.促织》 |
宠辱若惊 |
chǒng rǔ ruò jīng |
主谓式成语 |
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
傲睨自若 |
ào nì zì ruò |
偏正式成语 |
睨:斜视;自若:指满不在乎。形容自高自大、藐视一切的样子。 |
若有若无 |
ruò yǒu ruò wú |
联合式成语 |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
神态自若 |
shén tài zì ruò |
主谓式成语 |
神态: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
神情自若 |
shén qíng zì ruò |
主谓式成语 |
自若:自然,不变常态。神情态度仍和原来一样。 |
视若无睹 |
shì ruò wú dǔ |
动宾式成语 |
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看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不重视或漠不关心看看世界是这样悲惨,看看祖国是这样危急,难道你还能再冷眼旁观,视若无睹地生活下去吗?——《青春之歌》 |
受宠若惊 |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
偏正式成语 |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因受到过分的宠爱而感到意外的惊喜和不安(多含贬义) 过道台承中丞这一番优待,不禁受宠若惊,坐立不稳,不知如何是好。——《官场现形记》 |
谈笑自若 |
tán xiào zì ruò |
偏正式成语 |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在特殊场合或异常情况下,也能与平常一样以极其自然的神态谈论欢笑 |
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主谓式成语 |
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喜欢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极点当清朝政府假意宣布预备立宪的时候,他们欣喜若狂,积极组织立宪政党,准备回国去做 清朝的立宪功臣。—— 吴玉章《辛亥革命》 |
行若无事 |
xíng ruò wú shì |
主谓式成语 |
行:行动,办事;若:好像。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行:行动、举止。指在紧急关头上能够举止镇静,毫不慌乱。也形容对事情听之任之,无动于衷 |
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主谓式成语 |
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 此诚我皇上虚怀若谷,从谏弗咈之盛心也。——《清史稿.柴潮生传》 |
昭然若揭 |
zhāo rán ruò jiē |
偏正式成语 |
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昭然:明白的样子;揭:高举。《庄子.达生》:“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形容真相毕露,所有一切都已显现了出来读诗者,息众说之纷拿,仰光焰之万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清. 吴棠《杜诗镜铨》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