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胜将军 |
cháng shèng jiāng jūn |
偏正式成语 |
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
兵无常势 |
bīng wú cháng shì |
紧缩式成语 |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三纲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联合式成语 |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封建礼教的道德准则。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
习以为常 |
xí yǐ wéi cháng |
主谓式成语 |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常做某事,逐渐成了习惯三十余年,习以为常,朕待此花,可谓深仁厚泽。——清. 李汝珍《镜花缘》 |
喜怒无常 |
xǐ nù wú cháng |
主谓式成语 |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情绪变化无定他兄妹多有不避嫌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红楼梦》 |
一反常态 |
yī fǎn cháng tài |
动宾式成语 |
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
异乎寻常 |
yì hū xún cháng |
偏正式成语 |
异:不同;乎:于;寻常:平常。跟平常的情况很不一样。 |
知足常乐 |
zhī zú cháng lè |
偏正式成语 |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
巾帼英雄 |
jīn guó yīng xióng |
偏正式成语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女性中的英雄豪杰 |
巾帼丈夫 |
jīn guó zhàng fū |
偏正式成语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有大丈夫气慨的女子。 |
巾帼须眉 |
jīn guó xū méi |
联合式成语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
不修边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动宾式成语 |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指性情浪漫,行为随便,不拘小节的人。今泛指不守礼俗,行动随便,或自我为是,旁若无人者,亦指着装打扮和外貌的修饰整理不注重 |
修饰边幅 |
xiū shì biān fú |
动宾式成语 |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
运筹帷幄 |
yùn chóu wéi wò |
紧缩式成语 |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策划机要的事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西游记》 |
青衣乌帽 |
qīng yī wū mào |
联合式成语 |
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平民的衣着。 平民的衣着。青衣自汉以后即为卑贱者之服。乌帽即乌纱帽,本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间忠烈青衣乌帽。——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
扣帽子 |
kòu mào zǐ |
动宾式成语 |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 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他瞪着眼给我扣帽子,说我闹温情。——郭光《仅仅是开始》 |
好戴高帽 |
hǎo dài gāo mào |
动宾式成语 |
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 |
戴大帽子 |
dài dà mào zǐ |
动宾式成语 |
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有些医务人员怕戴“走白专道路”的大帽子 |
戴高帽子 |
dài gāo mào zǐ |
动宾式成语 |
吹捧、恭维别人。 |
穿靴戴帽 |
chuān xuē dài mào |
联合式成语 |
穿着衣服鞋帽的方式或习惯。比喻在写文章或讲话的前后硬加进一些例行的政治说教。 |
乌纱帽 |
wū shā mào |
偏正式成语 |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丢乌纱帽 |
入幕之宾 |
rù mù zhī bīn |
偏正式成语 |
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
幕天席地 |
mù tiān xí dì |
联合式成语 |
把天作幕,把地当席。原形容心胸开阔。现形容在野外作业的艰苦生活。 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席 |
幕后指点 |
mù hòu zhǐ diǎn |
偏正式成语 |
暗中提醒或背后指点。 |
放烟幕弹 |
fàng yān mù dàn |
动宾式成语 |
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比喻制造假象,掩盖真相 |
燕巢幕上 |
yàn cháo mù shàng |
偏正式成语 |
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扬幡招魂 |
yáng fān zhāo hún |
连动式成语 |
迷信做法,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比喻宣扬或企图恢复已经死亡的旧事物。 挂幡招回死者的魂灵(迷信)。现多用于比喻为恢复旧事物而造舆论 |
街头巷口 |
jiē tóu xiàng kǒu |
联合式成语 |
巷:胡同。指大街小巷。 |
口没遮拦 |
kǒu méi zhē lán |
主谓式成语 |
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 |
绝口不提 |
jué kǒu bù tí |
偏正式成语 |
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 |
钳口结舌 |
qián kǒu jié shé |
联合式成语 |
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形容不敢说话或说不出话来此智士所以钳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汉. 王符《潜夫论》 |
曲不离口 |
qǔ bù lí kǒu |
主谓式成语 |
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
破口大骂 |
pò kǒu dà mà |
偏正式成语 |
口出恶语大声骂人。 |
骗口张舌 |
piàn kǒu zhāng shé |
联合式成语 |
搬弄唇舌。亦作“片口张舌”。 |
磨破口舌 |
mó pò kǒu shé |
动宾式成语 |
比喻说了很多的话。 比喻说了很多的话任他们磨破口舌,苏冠兰只是一个不答应 |
免开尊口 |
miǎn kāi zūn kǒu |
动宾式成语 |
免:不要。不必开口说什么。多表示要求不会得到同意。 知道对方来意,先行拒绝,令其不必开口要是方才伯父合九公说的那套,我都听见了,免开尊口。——《儿女英雄传》 |
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主谓式成语 |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
朗朗上口 |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
偏正式成语 |
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
琅琅上口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偏正式成语 |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
口轻舌薄 |
kǒu qīng shé bó |
联合式成语 |
形容说话刻薄尖酸。 |
口干舌燥 |
kǒu gān shé zào |
联合式成语 |
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
脍炙人口 |
kuài zhì rén kǒu |
复杂式成语 |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为众人所称美一篇一咏,脍炙人口。——林嵩《周朴诗集》 |
口口声声 |
kǒu kǒu shēng shēng |
联合式成语 |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形容言谈再三重复他口口声声说他是上海人 |
口耳相传 |
kǒu ěr xiāng chuán |
主谓式成语 |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指口头传授 |
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联合式成语 |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口中说话极亲切,心计多端图谋害人 |
口尚乳臭 |
kǒu shàng rǔ xiù |
主谓式成语 |
乳臭:奶腥气。嘴里还有奶腥味。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视。 |
口耳并重 |
kǒu ěr bìng zhòng |
主谓式成语 |
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
拉家带口 |
lā jiā dài kǒu |
联合式成语 |
带着一家大小。 拉扯着一家大小,指受家属拖累他们都拉家带口,经济兴趣比年轻人强烈许多倍 |
口若悬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主谓式成语 |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言谈有若滔滔流水,源源不绝于口,形容口才敏捷,善于辩解 |
口角生风 |
kǒu jiǎo shēng fēng |
主谓式成语 |
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形容说话流畅利落这种语言艺术要求演员唱得字正腔圆,说得口角生风 |
苦口婆心 |
kǔ kǒu pó xīn |
联合式成语 |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形容像耐心慈祥的老婆婆那样好心好意地反复劝慰 |
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联合式成语 |
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口所言说与心所思想不一致他的伪善和口是心非是无以复加的,几乎是堂而皇之的 |
空口无凭 |
kōng kǒu wú píng |
紧缩式成语 |
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只要用实物来证明。 只凭嘴说却拿不出真凭实据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
口说无凭 |
kǒu shuō wú píng |
紧缩式成语 |
单凭口说,不足为据。 空口所言,无凭无据 放你不值什么,只不知你谢我多少?况且口说无凭,写一张文契才算。——《红楼梦》 |
口诛笔伐 |
kǒu zhū bǐ fá |
联合式成语 |
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口头谴责,笔端讨伐他捐廉弃耻,向权门把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明. 汪廷讷《三祝记》 |
口中蚤虱 |
kǒu zhōng zǎo shī |
偏正式成语 |
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犹如口中之虱。故又作“口中虱”。 |
口出狂言 |
kǒu chū kuáng yán |
主谓式成语 |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
口出不逊 |
kǒu chū bù xùn |
主谓式成语 |
逊:谦逊、恭顺。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 |
口碑载道 |
kǒu bēi zài dào |
主谓式成语 |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
口齿伶俐 |
kǒu chǐ líng lì |
主谓式成语 |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