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本站汉语词典收录共60多万个词条,释义来源主要参考《高级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国语辞典》等汉语词典。可查询词语的拼音、五笔、近义词、反义词、词典释义、例证、英语、法语、德语翻译等。
汉语词典
词语 | 拼音 | 意思解释 |
---|---|---|
府室 | fǔ shì | 词语解释 1.指国家藏书库。2.犹官府。 网络解释 府室 解释: 1. 指国家藏书库。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或图或书,藏之府室。” 2. 犹官府。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社会》:“又有善女人,皆府室宅舍内司之府第娘子夫人等,建庚申会,诵《圆觉经》,俱带珠翠珍宝首饰赴会,人呼曰‘ |
富室 | fù shì | 词语解释 1.犹富家,富户。指钱财多的人家。 国语词典 富家,钱财多的人家。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陈秀才自此恢复了庄,便将余财十分作家,竟成富室。」 网络解释 富室 富室,汉语词汇。 拼音为fù shì, 指犹富家,富户。 |
地室 | dì shì | 词语解释 1.地下室。 网络解释 地室 地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ì shì,是指地下室。 |
丹室 | dān shì | 词语解释 1.华美的房屋。2.炼丹的丹房。指寺庙。 网络解释 丹室 丹室(dān shì )是一个词语,解释为华美的房屋。 |
冲室 | chōng shì | 词语解释 1.虚室,空室。 |
陈蕃室 | chén fān shì | 词语解释 1.《后汉书.陈蕃传》: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遂用陈蕃室指闲居之处。 网络解释 陈蕃室 陈蕃室出自《后汉书》卷六十六《陈王列传·陈蕃》~259~ |
不室 | bù shì | 词语解释 不嫁娶。 网络解释 不室 不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ù shì,是指不嫁娶。 |
成室 | chéng shì | 词语解释 1.成婚,成家。 网络解释 成室 成室(chéng shì),即指成婚,成家。 |
碧室 | bì shì | 词语解释 1.辽国君主宣明政教的宫室。 网络解释 碧室 辽国 君主宣明政教的宫室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 辽国中新为碧室,云如中国之明堂。” |
比室 | bǐ shì | 词语解释 犹言家家户户。 借指百姓。 网络解释 比室 拼音:bǐ shì 注音:ㄅㄧˇ ㄕㄧˋ 1. 犹言家家户户。《后汉书·杜诗传》:“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李贤 注:“比室,犹比屋也。” 2. 借指百姓。《宋书·文帝纪》:“赋役暂偏,则人怀愁垫;岁或不稔,而病乏比室。” |
北室 | běi shì | 词语解释 1.古代在堂北的居室。 |
丧室 | sàng shì | 词语解释 1.妻室丧亡。 网络解释 丧室 sàng shì ㄙㄤˋ ㄕㄧˋ 丧室(丧室) 妻室丧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 江 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 |
守室 | shǒu shì | 词语解释 1.守顾家室。 网络解释 守室 守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ǒu shì ,是指守顾家室。 |
水室 | shuǐ shì | 词语解释 [hydroecium] 在管水母目(Siphonophora)腔肠动物上端的关闭的漏斗形管 网络解释 水室 |
书室 | shū shì | 词语解释 书斋,书房。 网络解释 书室 书室是词语,拼音shū shì,释义为书斋,书房。 |
同室 | tóng shì | 词语解释 同居一舍;同居一室。 谓一家,一户人家。亦指一家人。 称有室之人再娶的妻。 谓夫妇同居。 国语词典 同住一室。 如:「分配宿舍时,他刚好和小李同室。」 同一家人。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夫妇。 晋.杨方〈合欢〉诗三首之二:「生 |
堂室 | táng shì | 词语解释 1.厅堂和内室。2.指母与妻。 网络解释 堂室 堂室,拼音是táng shì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厅堂和内室。 |
台室 | tái shì | 词语解释 1.指王公重臣之位。 网络解释 台室 【词目】台室 【拼音】tái shì 【注音】ㄊㄞˊ ㄕㄧˋ 【释义】1.指王公重臣之位。2.指高室。 1.指王公重臣之位。《文选·谢庄》:“增华台室,扬采轩宫。” 李善 注:“台室,王公位。” 唐 韩愈 《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诗:“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 |
研室 | yán shì | 词语解释 1.即砚匣。 网络解释 研室 研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án shì,是即砚匣。 |
卧室 | wò shì | 词语解释 [bedroom] 供睡眠用的房间 国语词典 供人睡觉的房间。 《红楼梦.第六六回》:「一进京便病倒在家,请医调治。听见湘莲来了,请进卧室相见。」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却说王总办送出金子香,回到卧室,检点来往信札。」 也称为「寝室」、「卧房」。 网络解释 卧室 (供居住者睡眠、 |
先室 | xiān shì | 词语解释 [deceased wife] 已故的妻子 国语词典 称谓。称已死的妻子。 唐.元稹〈茅舍〉诗:「农收次邑居,先室后台榭。」 网络解释 先室 先室是对自己已故的妻子的称呼,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
香室 | xiāng shì | 词语解释 1.佛教语。本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居室,后泛指佛堂经殿等烧香拜佛之所。 网络解释 香室 香室,佛教语,本为佛祖 释迦牟尼的居室,后泛指佛堂经殿等烧香拜佛之所。 词语解释:《根本说一切有部毘柰耶杂事》卷二六:“尔时世尊遂便作意,即以右足踏其香殿。”原注:“西方名佛所住堂,为健 |
相室 | xiāng shì | 词语解释 1.相国;宰相。2.古代为卿大夫管理家务的人。男称家老,女称傅母,通称家臣。 网络解释 相室 古语,相国宰相之意 出自:《管子·地图》:“论功劳,行赏罚……使百吏肃敬,不敢懈怠行邪,以待君之令,相室之任也。” |
刑室 | xíng shì | 词语解释 1.审讯用刑的屋子。 网络解释 刑室 刑室 审讯用刑的屋子。 周立波 《第一夜》:“这里一定是刑室,也许我要上电刑,也许洋包探的话是真的,明天我要被枪决。” |
学室 | xué shì | 词语解释 1.学校的房舍。 网络解释 学室 xué shì ㄒㄩㄝˊ ㄕㄧˋ 学室 学校的房舍。《新唐书·刘禹锡传》:“籍其资半畀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可以营学室,具器用。” |
烟室 | yān shì | 词语解释 1.供吸食***烟的房间。 网络解释 烟室 烟室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ān shì ,是指供吸食***烟的房间。 |
晏室 | yàn shì | 词语解释 1.闲居之室;私室。 网络解释 晏室 yàn shì ㄧㄢˋ ㄕㄧˋ 晏室 闲居之室;私室。《韩非子·难三》:“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晏室独处, 曾 史 之所僈也。” |
易室 | yì shì | 词语解释 1.互换妻妾。 网络解释 易室 yì shì ㄧˋ ㄕㄧˋ 易室 互换妻妾。《魏书·阉官传·抱嶷》:“风闻前 洛州 刺史 阴平子 石荣 、积射将军 抱老寿 恣荡非轨,易室而奸,臊声布於朝野,丑音被於行路。” |
幽室 | yōu shì | 词语解释 1.幽暗或没有光亮的屋子。2.墓穴。3.石室,山洞。4.指肾脏。 网络解释 幽室 幽室,汉语词汇。 拼音:yōu shì 释义:1、幽暗或没有光亮的屋子。 2、墓穴。 3、石室,山洞。 4、幽静昏暗的屋子 5、指肾脏。 |
议室 | yì shì | 词语解释 1.议事之室。 网络解释 议室 议室,拼音是yì shì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议事之室。 |
营室 | yíng shì | 词语解释 1.星名。即室宿,二十八宿之一。2.营造宫室。 网络解释 营室 营室为一星名。即室宿,二十八宿之一。源于中国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周礼·考工记·輈人》:“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 郑玄 注:“营室,玄武宿,与东璧连体而四星。” 唐 杨炯 |
宇室 | yǔ shì | 词语解释 1.房舍。借指家庭。 |
有室 | yǒu shì | 词语解释 1.指卿大夫。有,助词。2.指男子娶妻。 国语词典 卿大夫。 《书经.立政》:「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 也称为「有家」。 有妻。 《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 《孟子.胜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 网络解释 有室 有室,汉语词语,意思是卿 |
鬻室 | yù shì | 词语解释 1.出卖妻室。 网络解释 鬻室 鬻室,是汉语词汇,意思是出卖妻室。 |
元室 | yuán shì | 词语解释 1.即玄室。墓室。 网络解释 元室 |
圜室 | huán shì | 词语解释 1.狱室。2.神话传说中养虬龙的处所。 网络解释 圜室 圜室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养虬龙的处所。 晋 王嘉 《拾遗记·虞舜》:“ 冀州之西二万里有 孝养 之国……善养禽兽,入海取虬龙,育於圜室。” 静室,也称圜堂、环堵,始于汉代祖天师张道陵。《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载曰:“.....张道陵学 |
斋室 | zhāi shì | 词语解释 1.斋戒时的居室。 网络解释 斋室 斋室,读音zhāi shì,汉语词语,指斋戒时的居室。 |
凿室 | záo shì | 词语解释 1.在屋壁上穿洞。指行窃的行为。 网络解释 凿室 凿室(凿室) 在屋壁上穿洞。指行窃的行为。《列子·天瑞》:“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
啧室 | zé shì | 词语解释 1.多人集议之处。 网络解释 啧室 多人集议之处 释义 《管子·桓公问》:“﹝ 管子 曰﹞:‘ 黄帝 立明台之议者,上观於贤也; 尧 有衢室之问者,下听於人也……’ 桓公 曰:‘吾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对曰:‘名曰啧室之议。’”参阅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
织室 | zhī shì | 词语解释 1.汉代宫中掌管丝帛礼服等织造之机构。织室在未央宫,分设东﹑西织,织作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属少府。成帝时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2.指织女织作处。 网络解释 织室 织室,官署名。宫中的丝织作坊。楚汉战争中,汉军虏魏王豹,输魏宫薄姬于织室,是为织室见于记载之始,可推知 |
中记室 | zhōng jì shì | 词语解释 古官名。 网络解释 中记室 中记室是汉语词语,拼音zhōng jì shì,释义为古官名。 |
重室 | zhòng shì | 词语解释 1.指权贵之家。 网络解释 重室 zhòng shì ㄓㄨㄙˋ ㄕㄧˋ 重室 指权贵之家。《墨子·号令》:“守城之法,敌去邑百里以上,城将如今,尽召五官及百长,以富人重室之亲,舍之官府,谨令信人守衞之,谨密为故。” 孙诒让 间诂:“言舍富人重室之亲於官府也。” |
宗室 | zōng shì | 词语解释 [royal clan] ∶同一宗族的贵族,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 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史记魏公子列传》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 ∶宗庙 外语翻译 英语:imperial clan, member of the imperial clan, clansman, ancestral shrine 国语词典 皇族。 《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录功臣,复宗 |
中室 | zhōng shì | 词语解释 室中。 网络解释 中室 中室,汉语词汇,拼音zhōng shì 。 |
专室 | zhuān shì | 词语解释 1.小室。 网络解释 专室 专室,拼音zhuān shì,汉语词语,解释为小室。 |
室友 | shì yǒu | 词语解释 外语翻译 英语:roommate 德语:Mitbewohner, Mitbewohnerin (S), Stubenkamerad (S) 法语:colocation 国语词典 同住一室的朋友或同学。 如:「她和小梅是室友,感情非常好。」 网络解释 室友 (汉语词语) 室友 住在同一个房间(一般是学校,单位的集体宿舍,寝室,或者共同租房同室居住)的人们,他( |
室授 | shì shòu | 词语解释 1.犹真传。 网络解释 室授 室授 犹真传。 唐 皮日休 《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夫 孟子 、 荀子 翼传 孔 道,以至于 文中子 …… 文中 之道,旷百祀而得室授者,惟 昌黎 文公 焉。” |
室客 | shì kè | 词语解释 1.对入室弟子的婉称。 网络解释 室客 对入室弟子的婉称 《云笈七签》卷一○六:“其第一真人,自称 主仙道君 ,指君而向 西城真人 言曰:‘彼悠悠者,将 西城 之室客,上宰之宾友耶?’” |
室制 | shì zhì | 词语解释 1.宫殿﹑屋宇的规模样式。 |
室宅 | shì zhái | 词语解释 1.房舍住宅。 网络解释 室宅 室宅,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房舍住宅。 |
室舍 | shì shè | 词语解释 1.房屋;住所。2.指鸟之窝巢。 网络解释 室舍 室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ì shě,意思是指房屋;住所,鸟之窝巢。 |
室宇 | shì yǔ | 词语解释 1.房舍;屋宇。 网络解释 室宇 室宇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房舍;屋宇。 |
室闾 | shì lǘ | 词语解释 1.房舍。2.犹乡里。 网络解释 室闾 室闾,读音是shì lǘ,汉语词语,房舍的意思,也指乡里。 |
室奉 | shì fèng | 词语解释 1.指建房用材。 网络解释 室奉 室奉 指建房用材。《管子·山国轨》:“宫室械器,非山无所仰。然后君立三等之租於山曰:握以下者为柴楂;把以上者为室奉;三围以上为棺椁之奉。柴楂之租若干,室奉之租若干,棺椁之租若干。” |
室事 | shì shì | 词语解释 1.谓在室内举行的祭祀。2.闺房之事。 网络解释 室事 室事 (1).谓在室内举行的祭祀。《礼记·礼器》:“他日祭, 子路 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孔颖达 疏:“室事,谓正祭之时事。尸在室,故云室事。” (2).闺房之事。 清 张芳 《黛史》:“致恭于匜馈之间,而屏昵于裳带之末,室事 |
空名宣头 | kōng míng xuān tóu | 词语解释 同“空3名告身”。 |
口宣 | kǒu xuān | 词语解释 1.口头宣布(帝王之命)。2.一种慰劳臣下的简短诏令。3.佛教语。谓对弟子之垂诫。 国语词典 古代天子临时使近臣代己口传意旨。 《晋书.卷四○.杨骏传》:「便召中书监华廙、令何劭,口宣帝旨使作遗诏。」 网络解释 口宣 口宣,kǒu xuān ㄎㄡˇ ㄒㄨㄢ,释义:口头宣布;一种慰劳臣下的 |
光宣 | guāng xuān | 词语解释 1.犹发扬光大。 网络解释 光宣 光宣 犹发扬光大。《陈书·废帝纪》:“克嗣洪基,光宣宝业,惠养中国,绥宁外荒。” |
风宣 | fēng xuān | 词语解释 1.广泛传播。2.风教广布。 网络解释 风宣 风宣 |
奉宣 | fèng xuān | 词语解释 1.宣布帝王的命令。 网络解释 奉宣 奉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宣布帝王的命令,是指宣布帝王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