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之辨
- 拼音yì lì zhī biàn
- 近义词
- 反义词
词语解释
-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
[义利之辨]单字解释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大~灭亲。~不容辞。 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演。 3.情谊:情~。忘恩负~。 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父。~女。 5.人工制造的(人...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刃。~爪。 2.顺利;便利:不~。成败~钝。 3.利益(跟“害、弊”相对):~弊。有~。兴~除害。 4.利润或利息:暴~。薄~多销。本~两清。...
辨:1.区别;分析:明~是非。 2.古又同“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