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字的意思
见“违”。
違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違
wéi ㄨㄟˊ
背,反,不遵守:~背。~反。~犯。~法。~抗。~章。事與願~。 不見面,離別:久~。 邪惡,過失。英语 disobey, violate, defy; be apart from
德语 missachten, nicht gehorchen (V),trennen, ausscheiden (V),verletzen, vergewaltigen (V),Gesetz verletzen ,zuwiderhandeln, verstoßen (gegen das Gesetz, die Regel, die Norm)
法语 désobéir à,enfreindre,violer,être séparé
違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違
違 wéi
〈動〉
(1) (形聲。从辵( chuò),韋聲。本義:離開;背離)
(2) 同本義 [leave;part]
違,離也。——《說文》
違,遠也。——《爾雅》
中心有違。——《詩·邶風·穀風》。傳:“離也。”
薄違農父。——《書·酒誥》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楚辭·離騷》
又如:違別(離別);違離(離別;分離;背離);違戀(依依惜別);違闊(離別;闊別);違署(離開官署。指辭去官職);違遠(遠離;離別);違間(離別);違棄(離棄;丟棄);違異(離別;分離)
(3) 避開 [evade]
紀侯大去其國,違 齊難也。——《左傳·莊公四年》
又如:違強凌弱(畏避強大,欺凌弱小);違難(避難);違避(避開;背離);違敵(避敵;縱敵);違寒(避開寒冷);違患(避開禍患);違世(避開塵世;去世)
(4) 違背;違反 [disobey;violate]
違,偝也。——《廣雅·釋詁二》
靜言用違。——《書·堯典》
且其違者不過數人。——《左傳·哀公十四年》
而違之俾不通。——《禮記·大學》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違天必有大咎。——《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慎勿違吾語。——《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與我而相違。——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莫敢違。——《資治通鑑·唐紀》
君賜不可違。——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寢食違節。——清·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違錯(違反,違背);違幹(違犯;冒犯);違別(違抗);違逆(違背;不合情理);違越(違背;越軌);違心之論(與內心相違背的話);違天(違背天意);違科(不符合法令);違俗(違背世俗的習慣或觀念);違常(反常,違反常理)
(5) 改變 [change]。
如:違變(改變;變故);違度(失度,反常);違程(耽誤行程)
(6) 恨 [hate]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詩·邶風·穀風》
豈餘身之足殉兮,違世業之可懷。——《文選·班固·幽通賦》
又如:違恨(怨恨);違怨(怨恨)
(7) 妨礙;阻礙 [hinder;block]。
如:違礙(妨礙,阻礙);違拗(阻攔;執拗);違和(因身體失調而不適;生病)
詞性變化
◎ 違
違 wéi
〈名〉
(1) 過失,錯誤 [fault]。
如:違謬(過失;謬誤);違濫(失實;錯誤);違錯(失誤;錯亂);違衷(失當);違舛(謬誤;差錯)
(2) 相距;距離 [distant]。
如:違年(過期不赴任);違欠(拖欠)
◎ 違
違 wéi
〈形〉
(1) 邪行;不正 [evil;abnormal]。
如:違質(本質邪惡)
(2) 遠 [far]。
如:違曠(疏遠;闊別)
(3) 差異,不一致 [difference;divergence]。
如:違暴(雜亂失常);違惑(錯亂迷惑)
常用詞組
違拗違背違別違恩負義違法違法亂紀違反違犯違和違紀違禁違抗違利赴名違例違令違逆違強凌弱違時絕俗違天逆理違忤違誤違心違心之言違信背約違言違約違章
違字的辞典解释
違ㄨㄟˊwéi 動離開、離別。如:「久違」、「睽違」。唐·喬知之〈擬古贈陳子昂〉詩:「節物感離居,同衾違故鄉。」
距離、相距。《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乃救鄭,及留舒,違穀七里,穀人不知。」《禮記·中庸》:「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反、背。如:「違約」、「違命」、「違法」。《孟子·梁惠王上》:「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文選·嵇康·幽憤詩》:「事與願違,遘茲淹留。」
避開。《易經·乾卦》:「文言曰:『樂則行之,憂則違之。』」《遼史·卷三二·營衛志中》:「秋冬違寒,春夏避暑,隨水草就畋漁,歲以為常。」
名過失、邪行。《左傳·桓公二年》:「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