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字的意思
见“阳”。
陽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義
● 陽
yáng ㄧㄤˊ
明亮。 中國古代哲學認爲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與“陰”相對:一陰一~謂之道。陰~二氣。圖形:⚊(U+268A)。 指“太陽”:~光。~面。~歷。向~。夕~。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於地名):衡~(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國河南省洛河之北)。 溫暖:~春。 外露的,明顯的:~溝。~奉陰違。 凸出的:~文圖章。 關於活人的:~間(人世間)。~宅。~壽。 帶正電的:~極。~電。~離子。 男性生殖器:~痿。 古同“佯”,假裝。 姓。英语 'male' principle; light; sun
德语 Sonne (S),irdisch, von dieser Welt (Adj),positiv (Adj),Yang (das männliche oder positive Prinzip in der Natur nach der alt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Medizin usw.) (Eig, Med)
法语 Yang (principe mâle opposé au Yin),Soleil,éclairé,adret (versant d'une montagne exposé au soleil),masculin,positif (électricité),(nom de famille)
陽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陽
陽 yáng
〈名〉
(1) (形聲。从阜,昜( yáng )聲。从阜,與山有關。本義:山南水北)
(2) 同本義 [south of a hill or north of a river]
陽,高明也。——《說文》
山南爲陽,水北爲陽。——《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
山東曰朝陽,山西曰夕陽。——《爾雅》
利刊陽木而火之。——《周禮·柞氏》。注:“生於山南爲陽木。”
河陽之北。——《列子·湯問》
華山之陽。—— 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陽谷皆入汶。—— 清· 姚鼐《登泰山記》
泰山之陽, 汶水西流。
又如:衡陽(在衡山之南),洛陽(在洛河之北);陽陸(山之南);陽瀕(水之北岸);陽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陽木(山南之木);陽柯(向陽光或南向的樹枝);陽崖(向南的山崖);陽坡(向陽的山坡)
(3) 太陽[sun]
湛湛露斯,匪陽不晞。——《詩·小雅·湛露》
陽春佈德澤。——《樂府詩集·長歌行》
斜陽草樹。——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少年如朝陽。——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陽精(太陽);斜陽;陽宗(指太陽);陽明(太陽、陽光。也指光明。人體經絡名);陽彩(日光,太陽的色彩)
(4) 物體的正面,前面 [in front;at the head]
自昔以錢之有字處爲陰,無字處爲陽。——清· 顧炎武《日知錄·錢面》
(5) 男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s]
其國男子年五十餘,陽多痿。——《海國聞見錄·東洋記》
又如:陽物(男性生殖器)
(6) 農曆十月的別稱 [the tenth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如:陽月(農曆十月的別名,也稱小陽春);陽朔(農曆十月初一)
(7) 精液 [semen]
女子七七四十九陰絕,男子八八六十四陽絕,過此爲婚爲野合。——《玉堂嘉話》
(8) 外面 [outside;out]
必謀功不察志,論陽效不存陰計。——漢· 王充《論衡定賢》
又如:陽浮(表面順從);陽效(表面的功效);陽凍(地面上的冰凍);陽事(外治,宮廷以外的政事);陽冰(結在水面的冰)
(9) 晴天 [fine day;sunny day]
仰福帝居,陽曜陰藏。——《文選·張衡·西京賦》
(10) 天 [sky;heavens]
陽靈停曜於其表,陰祗霧於其裏。——《文選·左思·魏都賦》
又如:陽靈(天神);陽祀(祭天及宗廟)
(11) 人世 [the world]
唐王遊地府,回生陽世,開設水陸大會,超度陰魂。——《西遊記》
又如:陽類(人世間的物類);陽壽(人在世間的壽命);陽報(在人世間得到的報應);陽功(人間功德)
(12) 額 [front]。又指前面正面
凡卜,辨龜之上下,左右,陰陽,以授命龜者,而詔相之。——《周禮》
(13) 眸子。借指美目 [pupil]
陽,《方言》:燕、 代、 朝鮮、 洌水之間或好目爲陽。——卷子本《玉篇》
(14)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爲陽是貫徹於一切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之一,跟“陰”相對 [(in Chinese philosophy,medicine,etc.) Yang,the masculine or positive principle in nature]。
如:陰陽二氣;陽九
(15) 古代陰陽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爲一元,初入一元爲一百零六歲,有旱災九年,稱爲陽九。其餘尚有陰九、陰七、陽七、陰五、陽五、陰三、陽三等。陽爲旱災,陰爲水災。
(16) 太乙數以四百五十六年爲一陽九,二百八十八年爲一百六。陽九爲奇數,爲陽數之窮;百六,偶數,爲陰數之窮。
(17) 道家稱三千三百年爲小陽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爲大陽九,大百六。
(天厄稱爲陽九,地虧稱爲百六);陽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於單數位天干。與陰相對);陽木(春夏所生的樹木。一說爲山南之木);陽辰(相術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單數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爲陽辰,餘六日爲陰辰);陽魚(魚。因其生於陰生屬於陽,故名);陽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說男孩夭亡爲陽童,女孩夭亡爲陰童);陽施(陽氣散佈);陽道(外事,政事);陽會(古俗婦女於每月十九日夜舉行的一種聚會);陽德(陽氣。也指日);陽錯(陰陽家的迷信之說);陽聲(古樂聲分陰陽,六律爲陽聲。也指清聲);陽靈(祭天之所。也指太陽)
(18) 中國中醫學上指人體內部某些器官 [internal organ]
太陽藏獨至,厥喘虛氣逆,是陰不足,陽有餘也。——《素問》
又如:陽病(中醫指陽虛有寒的病症);陽疾(中醫指熱邪)
(19) 春秋國名 [Yang state]。在今山東省沂水縣西南
(20) 春秋燕邑名 [Yang city]。在今河南省唐縣東北
(21) 指春夏 [spring and summer]
夫人在陽則舒,在陰則慘,此牽乎天者也。——張衡《西京賦》
又如:陽和(春天的暖氣);陽夏(夏季);陽時(春夏之時);陽官(指《周禮》中的春官)
(22) 中午 [noon]
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陽,同人祭日以朝及暗。——《禮記》
(23) 通“暘”。日出 [coming out of the sun]
殷人祭其陽。——《禮記·祭義》。鄭玄注:“陽,讀爲曰雨曰暘之暘。”
艾,時陽若。——《漢書·五行志中之上》
(24) 姓。如:陽成(複姓)
詞性變化
◎ 陽
陽 yáng
〈形〉
(1) 凸出 [in relief]。
如:陽溝裏失風(喻在安全場合出事);陽文(鏤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稱陽識);陽刻(浮雕)
(2) 帶正電的 [positive]。
如:陽電;陽極
(3) 顏色明亮 [bright]
神光離合,乍陰乍陽。——曹植《洛神賦》
(4) 鮮明 [clear-cut]
得時之麻,必芒以長,疏節而色陽。——《呂氏春秋》
(5) 溫暖 [warm]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詩·豳風》
又如:陽回(陽氣迴轉);陽晁(晴朗的早晨);陽嘉(春日的暖氣);陽春有腳(比喻爲人帶來春天般的溫暖)
(6) 乾旱 [dry]
太白司艾,西嶽國師典致時陽,白煒象平,考量以銓。——《漢書》
(7) 詐僞 [fake]
皆陽應曰。——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如:陽言(詐言。同佯言)
(8) 奇數 [odd]
陽數奇,陰數偶。——《白虎通》
又如:陽爵(奇數的爵位等級);陽數(奇數)
◎ 陽
陽 yáng
〈動〉
(1) 外露;顯露 [appear;manifest itself]
仲尼曰:“無入而藏,無出而陽,柴立其中央。”——《莊子·達生》
(2) 假裝 [pretend;feign]
而箕子被髮陽狂。——《大戴禮記·保傅》
然陽浮慕之。——《史記·酷吏張湯傳》
故勝己者,則不得聞,聞亦陽不知也。——晉· 葛洪《抱朴子》
(3) 復甦;生長 [resuscitate;grow]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晉· 陶潛《雜詩》
(4) 通“揚”。舉起 [raise;lift]
君子陽陽。——《詩·王風·君子陽陽》。王先謙雲:“陽爲揚之假借。”
其聲清陽而遠聞。——《周禮·考工記·梓人》
◎ 陽
陽 yáng
〈副〉
表面上 [openly]
吳主孫休,恐其內變,陽示恩寵,內實防之。——《三國演義》
又如:陽施陰奪(表面給予,暗中奪回);陽奉陰違
常用詞組
陽春陽春白雪陽春砂陽電陽電子陽奉陰違陽溝陽關大道陽光陽極陽嘉陽嘉元年陽間陽莖陽狂陽離子陽曆陽面陽明山陽平陽坡陽婆陽畦陽傘陽盛陽世陽壽陽朔陽燧陽臺陽萎陽文陽性陽韻陽宅
陽字的辞典解释
陽ㄧㄤˊyáng 名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玉篇·阜部》:「陽,山南水北也。」《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唐·柳宗元〈愚溪詩序〉:「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
太陽。如:「朝陽」。《詩經·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漢·毛亨·傳:「陽,日也。」《文選·張協·雜詩十首之二》:「浮陽映翠林,迴颰扇綠竹。」
人間。與「陰」相對。如:「陽世」、「回陽」。
姓。如宋代有陽昌朝。
形帶正電的。如:「陽電」、「陽極」、「陽離子」。
鮮明的。《詩經·豳風·七月》:「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文選·陸機·短歌行》:「時無重至,華不再陽。」
向陽的。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一三:「瘦地翻宜粟,陽坡可種瓜。」
凸的。如:「陽刻」。《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一方陰文圖書,刻牛浦之印;一 方陽文,刻『布衣』二字。」
副偽裝、表面上。如:「陽奉陰違」。《韓非子·說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漢書·卷一·高帝紀上》:「陽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通「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