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地尺天 |
词语解释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国语词典 形容极小的地方。 唐.杜甫〈洗兵马〉诗:「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网络解释 寸地尺天 寸地尺天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ùn dì chǐ tiān,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
六尺之孤 |
词语解释 六尺:古代尺短,“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国语词典 未成年的孤儿。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汉.郑玄.注:「六尺之孤,年十五已下。」 《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今委君以六尺之孤,李氏存灭,其在君矣。」 网络解释 六尺之孤 六尺之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liù chǐ zhī gū,意思是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
断缣尺楮 |
词语解释 断缣:残缺不全的画幅;楮: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网络解释 断缣尺楮 断缣:残缺不全的画幅;楮:纸。指残缺不全的书画。 |
三尺童子 |
词语解释 谓小儿。 亦作:[[三尺童蒙]] 网络解释 三尺童子 公元1138年,金国派使者到南宋朝廷“议和”,希望南宋朝廷俯首称臣。秦桧积极鼓吹接受金人的条件。抚州军事判官胡铨上书言事,据理力争,反对投降,他说:“即使是三尺童子让他对猪狗跪拜,他也会勃然大怒的。”秦桧给他妄加罪名降职处理。 |
玉尺量才 |
词语解释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国语词典 语本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废君多少才。」比喻经过严谨的测试取才。 《镜花缘.第四二回》:「从此珊瑚在网,文博士本出宫中;玉尺量才,女相如岂遗苑外。」 网络解释 玉尺量才 玉尺量才是汉语词汇,出自李白《上清宝鼎》,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
尺豁头童 |
词语解释 豁:缺口;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
咫尺千里 |
词语解释 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行路之难。 谓虽近在咫尺,却似远隔千里。形容相见之难。 国语词典 形容画幅虽小,却包含著广大深远的景象。唐.释彦悰《后画录.宋展子虔》:「尤善楼阁人马,亦长远近山川,咫尺千里。」《清史稿.卷五○四.艺术传三.王翚传》:「绘南巡图,集海内能手,逡巡莫敢下笔,翚口讲指授,咫尺千里,令众分绘而总其成。」亦比喻距离虽近,却如相隔千里。唐.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诗:「含情咫 |
尺竹伍符 |
词语解释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网络解释 尺竹伍符 尺竹伍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ǐ zhú wǔ fú,释义是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出处是《书夷山稿序后》。 |
冰壶玉尺 |
词语解释 玉尺:玉制的尺。比喻高尚纯洁的人品。 |
尺有所短 |
词语解释 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网络解释 尺有所短 尺有所短,读音chǐ yǒu suǒ duǎn,汉语成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 |
尺璧非宝 |
词语解释 尺璧: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径尺之璧虽大而贵,但远不如光阴的贵重。 |
尺椽片瓦 |
词语解释 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网络解释 尺椽片瓦 尺椽片瓦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
尺兵寸铁 |
词语解释 比喻微小的武力。 网络解释 尺兵寸铁 尺兵寸铁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chǐ bīng cùn tiě,形容微小的武力。 |
尺寸可取 |
词语解释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网络解释 尺寸可取 尺寸可取 解释: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作谦词。 反义词 一无是处、一无所长 |
一尺寒光 |
词语解释 |
三尺童儿 |
词语解释 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 |
百尺无枝 |
词语解释 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网络解释 百尺无枝 百尺无枝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chǐ wú zhī,解释是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
五尺之童 |
词语解释 亦作“五尺之僮”。 国语词典 未成年的孩童。 《孟子.滕文公上》:「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网络解释 五尺之童 五尺之童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ǔ chǐ zhī tóng,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
得尺得寸 |
词语解释 得:取得,获得。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国语词典 所得不论多或少,都是实实在在,为其所有。 语本《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网络解释 得尺得寸 得尺得寸,读音dé chǐ dé cùn,汉语成语,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出自《战国策·秦策三》。 |
足尺加二 |
词语解释 比喻过分、过头。 网络解释 足尺加二 足尺加二比喻过分、过头。出自高阳《慈禧前传》十:“在恭王自己接见的贺客中,有人说要请大格格出来,以公主的身份,接受叩贺;只这原是足尺加二的趋奉,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马屁拍在马脚上’,惹得恭王大为不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