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 |
1.岐伯和黄帝。相传为医家之祖。宋苏颂《序》:“雠校岐黄《内经》,重定针艾俞穴。”后以“岐黄”为中医医术的代称。 2.借指中医医生或医书。 |
岐谷 |
单株多穗头的谷物。 |
岐岖 |
崎岖。比喻艰难险阻。 |
岐嶷 |
《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朱熹集传:“岐嶷,峻茂之状。”后多以“岐嶷”形容幼年聪慧。 |
岐搜 |
见“岐阳之搜”。 |
两岐年 |
麦生两穗之年,指丰年。 |
岐途 |
1.亦作“岐涂”。 2.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
两岐歌 |
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
路岐人 |
宋 元 时流动卖艺的民间艺人的俗称。 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此外如执政府墻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駢闐。”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四折:“路岐人生死心难忘,谢相公賷发覷当,直把俺嗓配还乡。”《水浒传》第二四回:“便是唱慢曲儿的 张惜惜。我见他是路岐人,不喜欢。” |
它岐 |
正途以外的其他途径。 |
岐涂 |
见“岐途”。 |
鸑鷟鸣岐 |
《国语·周语上》:“周 之兴也,鸑鷟鸣於 岐山。 ”后因以“鸑鷟鸣岐”指兴王道成帝业的瑞兆。 |
悲路岐 |
传说古代杨朱看见四通八达的大路,可以往南,也可以往北,容易迷失方向,不觉哭了起来。见《淮南子.说林训》。后用为感伤人生道路多歧的典故。 |
鸣岐 |
《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
岐路人 |
宋代称民间艺人。犹言走江湖者。 |
岐出 |
文字不相同,有歧异。 |
多岐 |
见“多歧”。 |
岐社 |
周文王所立的周室神社。 |
轩岐家 |
指医药家。 |
他岐 |
1.指岔道,歧路。 2.指左道,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