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的组词
甯字的常见组词有: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甯字相关信息
基本字义 ● 甯 níng ㄋㄧㄥˊ ◎ 願、盼望。通“寧”。 其它字义 ● 甯 nìng
含有甯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 | 拼音/解释 |
甯封子 |
亦称“宁封”。传说中 黄帝 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汉 刘向《列仙传·宁封子》:“宁封子 者,黄帝 时人也。世传为 黄帝 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 封子。封子 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於 宁北 山中,故谓之 宁封子 焉。”唐 曹唐《小游仙诗》之四:“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 宁封。” |
甯子 |
1.见“宁武子”。 |
甯武 |
见“宁武子”。 |
毖甯 |
见“毖寧”。 |
甯了 |
见“寧了”。 |
甯武子 |
亦称“宁子”。亦称“宁生”。亦称“宁武”。亦称“宁生”。春秋 卫 大夫 宁俞,谥 武子。《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邢昺 疏:“若遇邦国有道,则显其知谋;若遇无道,则韜藏其知而佯愚。”后以 宁武子 为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的政治家的典型。《后汉书·党锢传·刘祐》:“吾子怀 蘧氏 之可卷,体 宁子 之如愚,微妙玄通,冲而不盈。”李贤 注:“蘧瑗 字 伯玉,宁子 名 俞, |
集甯 |
见“集寧”。 |
蘧甯 |
蘧伯玉 和 宁武子 的并称。 春秋 时 卫国 的大夫,都能根据不同的形势施展或隐藏自己的才能。《论语·卫灵公》:“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故 蘧 宁 以之卷舒,柳下 以之三黜。”唐 韩愈 孟郊《遣兴联句》:“蘧 宁 知卷舒,孔 颜 识行藏。”宋 王禹偁《公退言怀》诗:“赖有古人踪跡在,只应 蘧 宁 是吾师。” |
无甯 |
见“无寧”。 |
定甯 |
见“定寧”。 |
甯封 |
见“宁封子”。 |
甯生 |
见“宁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