筌拾 |
犹收录。 |
真筌 |
见“真诠”。 |
筌意 |
包笼意义。 |
筌蹄 |
1.亦作“筌蹏”。《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一本作“筌”﹐捕鱼竹器;蹄﹐捕兔网。后以“筌蹄”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2.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麈尾之类。 |
風筌 |
犹风鉴。指相面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我虽不懂得风筌,却是閲歷多了,有点看得出来。”一本作“风鑑”。参见“风鉴”。 |
筌罤 |
佛教语。谓获取佛道的途径。筌﹐捕鱼器;罤﹐捕兔器。 |
鱼筌 |
即鱼笱。 |
筌箵 |
捕鱼用的竹编盛器。 |
空筌 |
比喻空迹。 |
筌蹏一悟 |
谓从利禄的束缚中觉悟过来。 |
罤筌 |
泛指渔猎之具。 |
遗筌 |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荃,同筌,捕鱼器具。后以“遗筌”表示丢失根本。 |
蹄筌 |
1.语本《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蹄,兔罝;筌,鱼笱。谓语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迹象,道理与猎物才是目的。后常以“蹄筌”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 2.指水产和野味。 |
言筌 |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成玄英 疏:“筌,鱼笱也。”后因称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为“言筌”。 |
筌蹏 |
见“筌蹄”。 |
忘筌 |
1.忘记了捕鱼的筌。比喻目的达到后就忘记了原来的凭借。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筌”。 2.引申喻不值得重视的事或物。 |
筌鱼 |
捕鱼。 |
冥筌 |
1.谓无形的拘束。 2.指道中的微妙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