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筏 |
古代捆枪成束而编成的渡水之具。 |
杭筏 |
渡水的筏子。 |
扎筏子 |
1.亦作“扎罚子”。亦作“扎伐子”。 2.谓借题发挥。 3.出气。 〈方〉∶抓住某人过错加以惩戒,以警众人别拿无辜者扎筏子 |
簰筏 |
用木和竹编的水上交通工具。 |
排筏 |
用竹﹑木编成的筏子。 杉木或毛竹等编排成的筏子 |
羊皮筏子 |
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族的民间渡河、运载工具。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黄河沿岸。用数十根圆木棍扎成约2米宽、3米多长的长方形框架,下拴十数个充气羊皮袋即成。以客运为主,兼营短途货运。 |
皮筏 |
亦称“浑脱”。用羊皮制成的充气的浮具。是黄河上游兰州、西宁一带的传统水运工具。将整张羊皮加工处理后缝制成袋,再充气成为皮囊,再以十几只或数百只皮囊纵横排列,上用坚硬木架绑扎而成。可载重数百千克至数十吨。轻便、不怕碰撞,适用于流急、礁多、滩浅的河道。 用牛羊皮缝制成的筏子 |
筏渡 |
用筏子渡水。 |
救生筏 |
船舶失事时能供遇难人员乘用,但无自航能力的救生设备。有传统式和气胀式两种。前者为环状金属空气浮箱;后者由橡胶锦纶布制成,可折合贮存,重量轻,占位小,用时抛入水中能迅速自动充气成形。广泛应用于各种客船。 |
木筏 |
用木材结成的筏子。 用长木料捆扎成的筏子 |
舍筏 |
舍弃渡人的船筏。谓佛法如筏,既已渡人到彼岸,法便无用,不可再执着。语本《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后多以喻学习古人诗文要摆脱方法上的束缚﹐方能有所创造。 |
筏工 |
以撑筏子为业的人。 |
筏道 |
水利枢纽中放送木排过闸、过坝用的水工建筑物。可建在闸、坝的一旁,依天然地势成斜坡状,也有通过坝顶的。有干筏道和湿筏道两种。前者竹、木材在斜坡上借自重滑下,后者自上游引水通过渠槽输送竹、木材流下。 |
羊皮筏 |
用羊皮气囊联接而成的简单渡河工具,状如竹筏,故名。 |
作筏子 |
做样子。比喻找差错予以惩治,以警其馀。 |
箄筏 |
大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