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志 |
词语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国语词典 相传尧欲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而避居箕山。故后以箕山之志指隐居避世,不慕虚荣的高尚志节。《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惔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也作「箕山之节」。 网络解释 箕山之志 箕山之志,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
箕风毕雨 |
词语解释 箕、毕:均为星名。古时认为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恶不一样。后用于称赞为政体恤民情。 国语词典 本指人民各有好恶。语本《书经.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句下汉.孔安国.传:「故云箕星好风也,毕星好雨,亦如民之有所好也。」后用以比喻施政能顺应民情。 南朝梁.吴均〈八公山赋〉:「箕风毕雨,育岭生峨。」 网络解释 箕风毕雨 箕风毕雨是汉语词汇,拼音jī fēng bì yǔ,出处《 |
箕裘相继 |
词语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国语词典 箕,簸箕。裘,皮袍。箕裘相继指铁匠的子弟,必须先学习将兽皮补缀成裘袍的方法,才能进一步继承父兄冶铁补器的世业;善于制弓的人家,其子弟要先学习弯曲柳条编制畚箕的原则,才能承续父兄柔曲干角以制弓的家业。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的事业。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一出》:「愿百年奕叶传芳,好儿孙箕裘相继。 |
头会箕敛 |
词语解释 按人数征税,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谓赋税苛刻繁重。 亦作:[[头会箕赋]] 国语词典 比喻税赋苛刻。《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矜者,因利乘便。」也作「头会箕赋」。 网络解释 头会箕敛 头会箕敛是秦代政府征收人头税的一种形式。《汉书张耳陈余传》:“秦为乱政虐 |
执箕帚 |
词语解释 1.见执箕帚。 国语词典 手持畚箕扫帚从事贱役。后多指为人妻的谦词。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入臣外传》:「大王赦其深辜,裁加役臣,使执箕帚。」《三国演义.第三三回》:「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氏为世子执箕帚。」也作「执巾栉」。 网络解释 执箕帚 执箕帚,拼音为zhí jī zhǒu,指拿着簸箕和笤帚。 |
箕裘颓堕 |
词语解释 箕裘:比喻先辈的事业;颓堕:衰落,颓废。比喻先辈的事业没有人继承。 |
克绍箕裘 |
词语解释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因以“克绍箕裘”谓能继承祖业。 国语词典 箕,畚箕。裘,皮袄。箕裘,指父业。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业。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如:「他虽偏好艺术,但为克绍箕裘,不违父志,毅然从医。」 网络解释 克绍箕裘 克绍箕裘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è shào jī qiú,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出自西汉·戴圣《礼记·学记》 |
箕帚之使 |
词语解释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国语词典 本指洒扫的事情。后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 《韩诗外传.卷九》:「臣有箕帚之使,愿入计之。」 网络解释 箕帚之使 成语资料 【成语】箕帚之使 【注音】jī zhǒu zhī shǐ 【释义】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 【用法】作宾语;指妻子。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同韵词】咬牙切齿、出入生死、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大人君子、方生方死、大难不死、黄口孺子、图国忘 |
科头箕踞 |
词语解释 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国语词典 不戴帽子,两腿分开而坐。比喻过著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网络解释 科头箕踞 科头箕踞,成语,释义为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
为裘为箕 |
词语解释 [marry and embark on a career] 比喻子弟克承家业为为裘为箕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明 李东阳《董公墓志铭》 国语词典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比喻子弟继承父兄的事业。 明.李东阳〈明故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文僖董公墓志铭〉:「亦有良嗣,为裘为箕,公无憾哉!」 网络解释 为裘为箕 为裘为箕,读音wéi qiú wéi jī,汉语成语 |
箕裘之业 |
词语解释 箕:簸箕;裘:皮袍。指子承父业。 |
箕引裘随 |
词语解释 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网络解释 箕引裘随 箕引裘随是汉语词汇,拼音为jī yǐn qiú suí,出自《礼记·学记》。 |
南箕北斗 |
词语解释 箕宿和斗宿。箕宿四星,形似簸箕;斗宿六星,形似古代盛酒的斗。当箕斗并在南方时,箕在南而斗在北,因称南箕北斗。 外语翻译 英语:the Winnowing Basket in the southern sky, and the Big Dipper in the north (idiom); sth which, despite its name, is of no practical use 国语词典 箕星与北斗星。语本《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魏书.卷六六.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 |
科头箕裾 |
词语解释 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
箕裘堂构 |
词语解释 指子孙继承先辈的事业。 |
斗挹箕扬 |
词语解释 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 网络解释 斗挹箕扬 解释: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 |
箕裘不坠 |
词语解释 比喻前辈的事业后继有人而不会中断。 |
箕山挂瓢 |
词语解释 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网络解释 箕山挂瓢 成语出处 明·敬虚子《小隐书·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
业绍箕裘 |
词语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