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刀一割 |
词语解释 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处。多作请求任用的谦词。 网络解释 铅刀一割 铅刀一割,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汉 建初三年,班超上疏请兵,曰“昔魏绛列国大夫,尚能和辑诸戎,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铅刀,铅制的刀。谓刀不锋利,比喻才力微薄。铅刀虽不锋利,偶尔用得得当,也能割断东西。比喻才能平常的人有时也能有点用 |
左铅右椠 |
词语解释 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指不停地写作。 网络解释 左铅右椠 书写工具不离左右。意指不停地写作。 |
铅刀为铦 |
词语解释 铦:锋利。把铅制的刀看作十分锋利。比喻没有眼光,把庸人当人才。 |
握管怀铅 |
词语解释 怀:怀藏;铅:铅粉。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
握椠怀铅 |
词语解释 椠:古代书写的木板;铅:铅粉笔。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写作或校勘。 |
怀铅提椠 |
词语解释 怀:怀藏;铅:铅粉;提:手里拿着;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国语词典 椠,木简。怀铅提椠指随身携带笔简,以便随时随地的记录或著述。《西京杂记.卷三》:「扬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也作「怀铅握椠」、「怀铅握素」。 网络解释 怀铅提椠 怀铅提椠,读音是huái qiān tí qiàn,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 怀:怀藏;铅:铅粉;提:手里拿着;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 |
握素怀铅 |
词语解释 犹言握铅抱椠。指勤于写作、校勘。 网络解释 握素怀铅 握素怀铅,读音 wò sù huái qiān,汉语成语,指勤于写作、校勘。出自《北史·儒林传序》。 |
铅刀驽马 |
词语解释 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卑微。 |
握铅抱椠 |
词语解释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之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网络解释 握铅抱椠 【成语解释】铅:铅粉笔;椠:古代书写的木板。拿着木板,带着铅粉笔。指勤于写作或校勘· |
驽马铅刀 |
词语解释 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国语词典 驽钝的马,不利的铅质刀。比喻才能平庸,不中用。 《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昔文王三分,犹服事殷,但驽马铅刀,不可强扶。」 网络解释 驽马铅刀 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
抱椠怀铅 |
词语解释 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指勤于写作、校勘。同“握铅抱椠”。 国语词典 拿著书写的书版,带著写字的铅条。比喻勤于写作。宋.刘跂〈金石录序〉:「用力多,见功寡,此雠校之士抱椠怀铅,所以汲汲也。」也作「握椠怀铅」。 网络解释 抱椠怀铅 抱椠怀铅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bào qiàn huái qiān,意思是指勤于写作、校勘。同“握铅抱椠”。 |
怀铅握素 |
|
磨铅策蹇 |
词语解释 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网络解释 磨铅策蹇 磨钝刀,鞭蹇驴。比喻勉力而为。 |
怀铅吮墨 |
词语解释 怀铅:带着铅粉笔,以备涂改;吮墨:用口含毛笔尖。形容写作时构思的举动和神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