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词吧 > 古诗词大全 > 诗人大全 > 孙思邈人物资料及诗集
孙思邈

孙思邈

唐朝诗人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孙思邈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

展开阅读全文 ∨
展开阅读全文 ∨

评价

  孙思邈还对良医的诊病方法做了总结:“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胆大”是要有如赳赳武夫般自信而有气质;“心小”是要如同在薄冰上行走,在峭壁边落足一样时时小心谨慎;“智圆”是指遇事圆活机变,不得拘泥,须有制敌机先的能力;“行方”是指不贪名、不夺利,心中自有坦荡天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文子》一书(别称《通玄真经》),原文如下:文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

  这就是孙思邈对于良医的要求。其实,何止于医者,仅从为人的角度上来讲,恐怕要做一个有气度、有担当的人,也不悖此道吧!

  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而他本人,也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为历代医家和百姓尊崇倍至的伟大医学人物。

  唐代名医孙思邈被尊为药王,他却不用动物入药。他说:“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呼!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备急千金要方》)

孙思邈的诗文

  • 取金之精,合石之液。列为夫妇,结为魂魄。一体混沌,

    两精感激。河车覆载,鼎候无忒。洪炉烈火,烘焰翕赫。

    烟未及黔,焰不假碧。如畜扶桑,若藏霹雳。姹女气索,

    婴儿声寂。透出两仪,丽于四极。壁立几多,马驰一驿。

    宛其死矣,适然从革。恶黜善迁,情回性易。紫色内达,

    赤芒外射。熠若火生,乍疑血滴。号曰中环,退藏于密。

    雾散五内,川流百脉。骨变金植,颜驻玉泽。阳德乃敷,

    阴功□积。南宫度名,北斗落籍。

孙思邈的名句

趣词吧©2023-2024 www.quciba.com

浙ICP备20019715号